合成洗涤剂发展与演变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8-11-24 09:32
浏览次数:1015
合成洗涤剂(Syndet)是指由合成的表面活性剂和辅助组分混合而成的具有洗涤功能的复配制品。其形态主要有粉剂、液体、固体或膏体等。由于合成洗涤剂是由表面活性剂和助剂组成,因而,其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助剂不断发展、进步和演变的过程。
洗涤助剂的发展和演变促进了合成洗涤剂工业的发展最初的洗涤剂,对反复洗涤的白色棉织物不能被洗到原来的那样白。研究发现:活性物虽能将污垢从衣物上洗掉,但不能使污垢在水中保持悬浮状态,洗涤过程中,污垢的小斑点又有可能重新沉积在衣物表面,使衣物外观显得灰白或多次洗涤后泛黄。
羧甲基纤维素钠盐(CMC)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它能消除污垢的再沉积。因而获得了较大的工业应用。为了提高重垢洗涤剂的洗涤性能,洗涤剂配方中采用了碳酸钠、硅酸盐、硼砂和磷酸盐等碱性洗涤助剂。
这些助剂在单独或是联合使用的试验中都获得良好效果。尤其是三聚磷酸钠,因无毒、廉价、螯合钙镁离子能力强,且具有乳化、分散、增溶以及与主表面活性剂LAS显著的协同效应等性能,而成为当时工业界公认的最好助剂。
后来,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水质富营养化问题,藻类疯长,水底细菌过量繁殖,含氧量下降,使水质变坏。究其原因归结为水域含磷量较高。
因此,欧美等一些国家相继限制含磷洗涤剂的生产,同时出现了碳酸钠、柠檬酸钠、氮川三乙酸或4A沸石等一系列代磷助剂。
1958年,丹麦诺和诺德公司推出碱性蛋白酶,后来洗涤剂用脂肪酶和纤维素酶也相继出现。酶制剂的应用和发展使合成洗涤剂工业又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除此之外,增白、漂白、防腐、杀菌等各类功能助剂的出现和发展,也对洗涤剂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